五月初八,寅时未至,太庙檐角的嘲风兽刚衔住第一缕晨光,丹陛大乐已然在奉先殿前奏响。鎏金铜鹤吐出袅袅龙涎香雾中,九龙曲柄盖与翠华旗次第展开,豹尾枪上的红缨扫过汉白玉栏,惊起檐下栖着的九对彩羽翟鸟——这本该是帝后大婚才有的仪仗规制。
云瑞跪在命妇队列最末,看着姐姐的翟轿碾过洒满台湾槟榔与福州桂圆的御道。那些朱红果实被金辂轮毂压碎的脆响,让她想起去岁父亲开箱验看福建贡品时,琉璃盏中珊瑚珠迸裂的声响。
毓庆宫正殿前的青铜龟鹤烛台擎着三十六支婴孩臂粗的龙凤喜烛,龟甲纹路里渗出的松脂香混着南海沉香,将“麟趾贻祥“的鎏金匾额镀上一层琥珀色的光晕。这是康熙亲赐的吉语,取自《诗经·周南》“麟之趾,振振公子“,檐下九对青玉衔珠翟鸟与殿内十二扇紫檀嵌宝屏风交相辉映,屏心錾刻的百子千孙图在烛火中流转生辉,连最末梢的垂髫孩童衣褶里都藏着米粒大的东珠。
寅时三刻,毓庆宫东暖阁的鎏金自鸣钟刚敲过三响,云瑞便听见外间宫女们捧着铜盆来回走动的细碎脚步声。她轻手轻脚拨开绣着百子图的帐幔,见玉嫣已端坐在缠枝牡丹镜台前,正由梳头嬷嬷绾起凌云髻。烛火将姐姐的影子投在《女则》屏风上,那轮廓忽然与记忆中父亲批阅军报时的剪影重叠——都是这般挺直了脊背,将万千心事压成一道沉默的线。
“这凤冠是内务府新制的。“梳头嬷嬷捧起累丝金凤冠,九翟鸟口中衔的东珠在晨光里泛着淡青,“按例太子妃用七翟,可皇上特意吩咐添了两对...“
云瑞看见姐姐在镜中蹙了蹙眉。那冠上多出的翟鸟尾羽缀满南海珍珠,颗颗浑圆泛着淡青色——与父亲遗物中素白书套夹带的鎏金箔碎片如出一辙。她突然记起那夜翻看福建官驿文书时,褪色的墨迹间有“丙戌年贡珠二百斛“字样,朱砂批注的“截留“二字被火漆烤得焦糊。她正待细看,忽闻远处传来三声浑厚的晨钟——这是太庙祭祖开始的信号,惊得檐角铁马震颤如急雨。
最后一声钟鸣碾碎太庙琉璃瓦上的残星时,胤礽的朝靴正踏过顺治帝画像前那方金砖。他手指轻缓摩挲着袖中密信的火漆印。这封盖着杭州将军印的文书,是石文炳赴京前六百里加急送出的,此刻却被礼部呈上的泥金册宝压在案头。他凝视着册封诏书上“祥瑞天成“四个字,忽然想起张英昨日在乾清门说的那句:“石都统丧葬后,澎湖旧部曾以海灯祭奠。“
“殿下,该更衣了。“索额图亲自捧来金线蟒袍,手指在领口暗纹处微妙地停顿——那里绣着本该属于皇帝的海水江崖升龙纹。胤礽任由舅父整理衣冠,目光却落在窗外:大阿哥的贴身太监正假装修剪石榴枝,实则在数毓庆宫新增的琉璃脊兽。
最后一记钟鸣的余韵漫过毓庆宫琉璃瓦时,云瑞正扶着玉嫣的翟冠调整步摇。忽听得游廊外金铃骤响,十六名太监齐声高喝穿透雕窗:“太子爷驾临二门!“
珠帘晃动的刹那,晨光恰将那道身影镀成耀目的金。他着赤色金线蟒袍踏阶而上,江崖海水纹随步履漾起银涛,九梁朝冠垂下的东珠遮住眉眼神色,唯见下颌线条如松烟墨勾画般利落。当他在丹墀前驻足抬手时,云瑞才看清那双手——修长如竹节却覆着薄茧,掌心向上虚托的姿势,恰似灵隐寺壁画里拈花示法的佛陀。
“吉时到——“。云瑞随命妇们跪在毓庆宫丹墀下,看见太子牵着红绸引姐姐踏上铺满台湾槟榔的御道。就在太子转身引红绸的瞬间,朝冠垂珠突然折射出奇异虹彩,将玉嫣的喜帕映得竟比她腕间珊瑚镯还要艳上三分。
“跪——“司礼监的唱和惊飞檐下铜铃。
日头攀上琉璃脊兽时,执礼太监捧着合卺酒退至廊下。云瑞跟着引路宫女穿过祥旭门,忽被个冒失的小太监撞了肩。那孩子怀里跌出柄象牙骨缂丝团扇,素绢面上一簇玉兰含苞待放,缠枝莲纹滚边恰与玉嫣陪嫁妆匣如出一辙。“这是要送去西配殿的。“后方匆匆追来的宫女喘着气拾起团扇,圆脸上沁着薄汗,“杏翎姐姐正等着呢。“她说着偷瞄云瑞的妆扮,突然瞪圆眼睛:“您可是石二姑娘?杏翎姐姐今早还念叨...“
话音未落,游廊尽头传来声清亮的呼唤:“可是云瑞格格到了?“但见个身着水绿比甲的丫头疾步而来,发间银蝶簪随着步履振翅欲飞。她朝着云瑞利落打个千儿:“奴婢杏翎,往后就在跟前伺候了。“
杏翎推开雕着“五福捧寿“的槅扇门时,穿堂风忽地卷起屋内茜纱。云瑞望着满室流光怔了怔:月白帐幔用的是江宁织造新贡的浮光锦,帐顶悬着镂空鎏金熏球。就连脚踏上铺的褥子,边缘都缀着山河无恙的牙雕坠饰。
“这原是太子爷读书的所在。“杏翎从填漆描金柜取出衣裳,“昨儿才将兵书换成妆奁,格格闻闻可还有墨味儿?“她故作严肃地皱鼻轻嗅,倒把云瑞逗得莞尔——这般娇憨情态,竟与杭州旧宅里伺候玉嫣的丫鬟双喜有七分相似。
当那套月白栀子花宫装展开时,云瑞指尖无意识摩挲起袖口素金镶边。这般精巧的盘金绣,竟是出自杭州彩云坊的手艺,每逢她与玉嫣生辰日,父亲便会命人去那里为她们添置一套新衣。杏翎却误会她嫌弃纹样,忙抖开条杏红披帛:“配这个可好?就像三月西湖边的桃瓣落在雪地上。“
镜中罗带将将系妥时,云瑞忽觉腰身收得恰到好处。去岁冬至新裁的袄子还须放出半寸余量,这宫装却像比着近日身形制的。她想起量体那日,嬷嬷扶她转圈时,鎏金缠臂钏在宣纸样稿上压出过一道浅痕——那钏子内壁分明錾着“毓庆宫造办“的小楷,当时还当是寻常宫器。
杏翎正待替她抚平袖口皱褶,外头突然响起三声云板。铜音荡过窗棂时,云瑞瞥见院角闪过半幅黛蓝宫装——与那日量体嬷嬷穿的制式倒是相似。杏翎透过窗棂看了看日色,方提醒:“格格,该往文华殿去了。”
文华殿北的戏台上,《龙凤呈祥》正唱到“永老无别离“。云瑞坐在席间,望着戏子们翻飞的水袖出神。杏翎悄悄递来一盏温热的杏仁茶,小声道:“格格用些茶点吧,这宴席怕是要到戌时呢。“
席间觥筹交错,太子与诸位阿哥举杯畅饮。云瑞坐在末席,望着满桌珍馐却提不起筷。却听得邻座两位格格低声议论着:“穿绛紫蟒袍的定是三阿哥“。语罢,眼眸流波一转,又道:“方才敬酒时戴翡翠扳指的应当是大爷...“云瑞随着她们的眼波看起,注意到太子妃安静地坐在主位,指尖在酒杯边缘轻轻摩挲,那姿态与在杭州家中时一般无二。
胤礽将酒液倾入青玉螭耳樽时,目光扫过末席那抹月白身影。云瑞正低头拨弄着碗中藕粉,珊瑚禁步在烛火中泛着血色的光——与钦天监密呈的星象图里“凤凰于飞“的轨迹如出一辙。他想起三日前索额图的话仍在耳畔:“石家二姑娘才是真正的祥瑞,万岁爷赐婚大小姐不过权宜之计。“
琥珀酒液在盏中轻晃,映出太子妃端坐主位的侧影。胤礽摩挲着樽上暹罗进贡的螭纹,想起父皇赐婚时意味深长的眼神:“保成既要借祥瑞之势,何不等云瑞及笄?“他当时以“国不可一日无储妃“搪塞,却知真正缘由是钦天监那句“双凤栖梧恐伤国本“——若让瓜尔佳氏姐妹皆入东宫,只怕要应了前明万贵妃祸国之兆。
胤礽余光掠过三阿哥抽搐的嘴角。这位三弟最是藏不住心思,怕是已认出此樽正是上月被内务府“遗失“的暹罗贡品。他故意将酒盏往大阿哥方向推了推:“大哥可知这澎湖高粱的妙处?去岁台湾府监运的船队,运的可不止是军粮。“大阿哥把玩翡翠扳指的拇指骤然收紧——那玉料通体澄澈如凝冻的湖水,倒与明珠府上那对镇宅玉麒麟同出一矿。胤礽仰头饮尽残酒,喉间灼烧感让他想起前日暗卫的密报:石家二姑娘量体时盯着嬷嬷的毓庆宫缠臂钏,足足看了三息。到底是石文炳养出的女儿,倒比姐姐多了分警觉。好在将人放在眼皮底下,总好过任其留在江南与那些澎湖旧部勾连。
“这道八宝鸭是南厨的拿手菜。“杏翎为云瑞布菜,“听说太子爷特意从苏州请来的厨子。“云瑞尝了一口,确实比宫中寻常菜式更合口味。她不由想起父亲生前最爱吃的也是这道菜,每逢佳节必要厨房准备。彼时,一阵轻笑打断了云瑞的回忆,她转眸看去,邻座的两位格格佯装被酒气呛着,帕子掩唇的刹那眼眸中闪过一丝警惕。再抬首时便见太子向众人举杯邀饮,那人嘴角噙着笑,眼底却似凝着化不开的墨。忽觉这宫中人人都似带着面具。
云瑞捏着香囊的手指微微发潮,席间蒸腾的酒气混着龙涎香熏得人额角发胀。第三道冰糖燕窝盏刚呈上,她忽地抬手掩唇,青瓷勺磕在碟沿的脆响引得杏翎侧目:“格格可是沾了酒气不适?“
“想是这蜀锦帐子闷得慌,“云瑞顺势抚了抚绯红的面颊,将浸了玫瑰露的帕子按在鼻尖,“劳你去取些薄荷膏来。“她起身时广袖带翻酒盏,杏子红的霞影纱披帛顿时洇开琥珀色云纹。
待杏翎的裙裾刚转过万字纹槛窗,云瑞迅速闪入东侧游廊。鎏金步摇的流苏勾住湘妃竹帘,拽落的螺钿珠滚向阴影深处。暮春夜风掠过耳畔,她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与《龙凤呈祥》的鼓点渐次重合。
胤礽执起鎏金缠枝莲纹壶时,余光已扫过空置的席位。云瑞月白衣裙残留的褶皱犹在锦垫上,像被惊走的鹤留下的羽痕。蟒袍广袖拂过案上赤金烛台,已将大阿哥的空盏斟得八分满。“大哥尝尝这澎湖新酿。“他眉眼含笑,腕间伽楠香珠擦过盏沿,琼浆忽地泼溅在那幅海东青攫兔的补子上。
“瞧孤这笨手拙舌的。“胤礽屈指弹去袖口酒渍,声调亲昵如幼时共习射箭的光景,“明日让造办处送套新补子去大哥府上——听闻前日福建贡了批金丝绒,捻的线比寻常锁链还韧三分。“他故意将“锁链“二字揉进《百鸟朝凤》的奏乐里。
大阿哥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已嵌进皮肉,面上仍噙着笑:“二弟大婚的好日子,谈什么锁链不锁链的。“他抬手欲拍太子肩头,却被四阿哥敬酒影子剪成碎片。三阿哥适时插进句浑话:“大哥这补子倒是应景,海东青擒兔——“他拖长的尾音淹没在骤起的唢呐声里,满座宾客的哄笑中,唯有明珠旧部的几位老臣垂首盯着青玉筷枕,冷汗在补子润湿了一片。
绕过文华殿的十二扇冰裂纹槛窗,晚风裹着青杏的涩香扑面而来。云瑞贴着游廊彩画枋疾行,鎏金宫灯将她的意识摩挲香囊夹层,黄符纸下凹凸的纹路硌着掌心,她记得那晚父亲碾碎月影时,突然将香囊塞进她手里,“你要随身戴着...“未尽之言被夜风卷碎在檐角铁马里。此刻指腹下的凸痕随脉搏跳动,恍如父亲未诉之于口的遗训。远处《龙凤呈祥》的唱词飘忽如呓语,云瑞猛地攥紧香囊——不能教姐姐的喜烛,映出半分阴翳。
梨树根部的青苔呈螺旋状剥落,恰似她幼年在杭州埋许愿笺时做的记号。云瑞蹲身欲拨开浮土,忽听得枯枝断裂声自太湖石后炸响。她倏地收手,珊瑚禁步的银链绞住腕骨,疼痛比月光更先刺醒神智,这深更半夜,哪个宫人会来荒僻梨园?抬眼见个青衣小太监拎着竹丝鸟笼,笼中画眉翅尖沾着朱砂,歪头打量人的神态竟与玉嫣养的狸奴相似。
“姑娘的步摇珠子松了。“少年晃了晃鸟笼金钩,鎏金螭纹在月色下一闪而逝。云瑞抬手摸见鎏金步摇果真少了几颗东珠,想必是方才穿过湘妃竹帘时勾落的。她将香囊往袖中深塞一寸:“多谢公公提点。“
少年倚着梨树轻笑,腕间赤金镯闪过龙鳞纹:“石二小姐不妨往西去,那株雷劈过的老梨树最会守秘密。“云瑞警醒后退半步,绣鞋碾碎满地落花:“公公认错人了。“
“错不了。“他摘片梨叶吹响《平湖秋月》,正是西湖画舫上常奏的曲牌,“灵隐寺求的平安符,隔着三丈都闻得见香火气。“云瑞攥紧袖中香囊,画眉鸟突然扑棱翅膀,惊落几片沾着朱砂的羽毛,正飘向老梨树虬结的根部。
云瑞的指尖在袖中掐紧香囊,缠枝莲纹在掌心印出淡红痕。借着俯身拾取画眉遗落的靛青尾羽,她将香囊顺势塞进梨树虬根处的凹隙——那天然树洞覆着层绒毯似的虎耳草,细密绒毛恰能勾住织物暗纹。起身时广袖拂过洞沿,几片新落的梨花瓣正掩住洞口流光:“公公对这园子倒熟稔。“
“成日替主子们跑腿喂鸟,犄角旮旯都踏遍了。“少年晃着鸟笼走近,云瑞忽瞥见他靴面银线绣的螭纹,这是内务府特供皇子的纹样。月光掠过少年眉眼,她忽觉那轮廓像极了书房暗格里那幅未署名的皇子画像——画中人执弓搭箭,箭羽染着罕见的绛紫色。
远处恰传来杏翎的呼唤,她疾退两步,发间的步摇顺着几缕青丝滑落。
少年俯身拾起簪子,他指尖状似无意地掠过簪边流苏,月光在缺槽处折出冷芒:“从外头带来的贴身物件,可经不起宫里的夜露。“他晃着鸟笼走向梨园深处,笼中飘出句破碎的戏词,恰是《牡丹亭》里“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“。
云瑞踏着《龙凤呈祥》的尾调闪回宴席时,太子正执起缠枝莲纹合卺盏。鎏金盆中五月晚开的梨花瓣载沉载浮,赤金烛火将太子妃翟冠上的东珠映作流萤点点。杏翎捧着薄荷膏疾步趋近,边替她揉着太阳穴边压低声音道:“方才撞见十三爷在梨园逗鸟...“
“哪个十三爷?“云瑞佯装整理步摇,指尖拂过缺了东珠的空槽。远处戏台恰唱到《惊梦》的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“,将杏翎的后半句揉碎在笙箫声里。她抬眼望去,四阿哥正垂目替太子抚平吉服后摆的褶皱,鸦青补服上的银线云纹随动作流转如静水深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