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庆历年间,邵康节先生隐居山林,冬天不生炉火,夏天不用蒲扇。因为全心专注于研究《易》而忘记了寒暑。并且认为自己还没有理解透彻,于是把《易》贴在墙壁上,心里专注,眼里琢磨,仔细体会。
他深入了解易理,想要创造易数,却没有办法验证。一天,康节先生正在午睡,有老鼠窜到面前来,他用陶枕砸向老鼠,老鼠跑了,但陶枕也摔破了。陶枕破了之后,他发现陶枕中有字,拿出来看,上面写着:“这个陶枕卖给贤人邵康节,某年某月某日某时,击打老鼠的时候陶枕破了。”
邵雍先生惊叹说:“万物都有对应的定数。”他向卖陶枕的人家询问,卖陶枕的人说:“之前有一个人,手里拿着一本《周易》,在陶枕上休憩。陶枕中的字,一定是这位老人写的。不过他已经很久没有来了,我知道他家住在哪里。”邵雍先生于是就和卖陶枕的人一起去寻访那位老者。
到了老者的家门口,发现他已经去世了,但是留下一本书,书中老者告诉他的家人说:“某年某月某日某时,有一个秀才来到我家里,你们可以把这本书传授给他,这样能完成我走后的事情了。”于是老者的家人把书交给了邵雍先生,邵雍看过,发现这本书就是《易》的内容,而且还有推断的依据以及一些案例。
先生就按照这些方法推演占卜,告诉老人的家人说:“您父亲在世的时候,有一笔钱财放在床的西北方向的地下,你们可以用这笔钱来办理丧事。”老者家里人按照邵雍说的做,果然找到了钱财。
邵雍先生也领受了书回家。后来他在观赏梅花的时候,看到有麻雀在争斗,以此卜卦推算,知道第二天晚上有邻家少女来折花,摔伤了大腿。
邵雍的卜算大概从这开始为人所知,后世相传的时候,于是把这种方法叫作《观梅数》。后来他又推算落花的时间,知道明日午时,花会被马践踏摧毁;又推算西林寺的匾额,知道有阴人作乱。所有这些,都是先天之数。因为还没得卦的时候,先得数。用数来起卦,所以称“先天”。至于见到老人面色忧虑,卜算知道老人有吃鱼被噎的风险;见少年面有喜色,卜算知道他有婚姻的喜事;听到了鸡鸣,知道鸡要被杀死做菜;听到牛叫,知道牛要被杀。这些都是后天之数。因为没得数,先得卦。用卦来得数,所以称“后天”。
一天,先生放置了一把椅子,用数推演后,将结果写在了椅子底部:“某年月日,会被一仙客坐破。”到了这个时间,果然有修道之人来访,坐破了这把椅子。仙客惭愧道歉,先生说:“万物的生成、毁灭都有定数,怎么会介意呢?况且您是神仙,很荣幸是您坐在这把椅子上来演示,让大家知道。”于是举起椅子下面所写的字来做验证,道者惊讶地站起来走了出去,忽然不见了。这才知道数的神妙,是鬼神也无法逃脱的,更何况是人呢?更何况是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