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他低头问道:“他们是?”
雍望舒心想,机会来了,她脸一垮,幽怨的说:“被你的同门给卖了。”
法照暗暗皱眉:“同门?谁?”
雍望舒叹了口气:“他说他叫念空,我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,第一次见面,就骗我签了卖身契。”
“念空…”法照眉头皱的更深了。
对面的几人没有多少耐心,见两人嘀嘀咕咕,一撸袖子,作势就要冲过来。
雍望舒眼疾手快,闪身躲到法照的身后,对面的人大喊:“和尚,你让开!这里跟你没关系!”
法照松开眉头,神情淡然:“施主此言差矣,望舒欠你们的,就由贫僧来还吧。”
他又回头露出笑颜:“你先走吧,贫僧先处理一下事情。”
雍望舒忙不迭的点头,她毫不犹豫,调转方向就冲了出去。
身后响起交手的声音,她不禁回头看了一眼。
法照暗红的袈裟,绣着金色的暗纹,在阳光的照耀下,若隐若现。
一如他们的初见。
雍望舒费劲的指挥着罩雪前进,她脑海中闪过最近几日跟法照相处的画面,回想起他们的初见来。
如果没记错,第一次见面…好像是在度城吧?
…
那时候,百里望舒还叫雍望舒。
她辞别师傅,独自一人外出游历,她自北向东,再从东到南。
最终到达了度城。
度城的佛教气息很重,经常可见身穿僧袍的僧侣。
雍望舒平时看修士看惯了,冷不丁身边全是佛修,不适应的同时,更多的是新奇。
腊月初八,度城里张灯结彩,雍望舒沿着苦海大道一路走,听来往的路人说,才知道,当日正巧是佛陀成道日。
明明是冬季,街边的银杏树却飘着黄色的落叶,好似时间在其身上流逝的慢一些。
不远处,人头攒动,却无比安静。
仔细听去,竟有阵阵梵音不断响起。
雍望舒心中好奇,待她走过去,越过人群,眼前豁然开朗,原是有高僧设坛讲经。
高僧瞧上去年岁大一些,花白的胡须,肆意生长的白眉,代表岁月的褶皱。
他有睿智又平和的目光,身上散发着强大而稳定的气场。
雍望舒算是第一次见此场景,心道,听高僧讲道,确实能使内心获得宁静。
但可惜,她听不懂。
而且,比起高台传道的人,身前的背影更吸引她的注意。
他长的高大,身上披着暗红色袈裟,僧鞋踩在黄色的银杏叶上。
这座城镇僧侣无数,但不知为何,雍望舒对这个背影却有些在意。
她盯着他的脑袋,心想,若是有阳光照射,一定很亮。
雍望舒向后倚在银杏树上,嘴唇翕动。
良久,前方的僧人转过身来,雍望舒抬手,笑眯眯打了招呼。
这位僧人看上去很年轻,年岁应与雍望舒相当,长了一双凤眼,像是瞳仁剪了秋水。
他手中持着一串黑色的佛珠,站在那里如芝兰玉树。
雍望舒看着他,脑海中不由自主的蹦出一首诗:
积石有玉,列松如翠。郎艳独绝,世无其二。【注】
她眼睛闪亮,遇到绝品了!
但她又有些丧气,可惜是个和尚。
两人没有离得太远,这位引得雍望舒心起歹意的僧人,已经走到她的身边。
雍望舒的耳边响起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:“这位道友,哪里有疑惑?贫僧定知无不言。”
雍望舒轻笑了一声,传音回去:“不怕道友笑话,我不懂梵语。”
僧人面露淡淡的笑容,并没有不悦:“现下讲的是善。”
“哦?洗耳恭听。”雍望舒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。
“行善天不欺,善念修善果。”低低的声音响起,挠的雍望舒的耳朵有些痒:“万事有因果,善念与善举皆会获得福报,种下善因,获得善果。”
雍望舒眉毛微挑,掐诀传音:“善念就一定会有善报,善因就一定会有善果吗?”
僧人的声音不疾不徐,似清风:“只要造业,必会受报,只时间长短,佛曰: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;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”
雍望舒目光盯着台上的僧人,传音给旁边的僧人:“你说的是你们的理,我却认为向善是没错,但若善换来的是恶,人也很难再慷慨的给出善。”
僧人微微一笑:“道友有自己的见解,贫僧受教了,但贫僧认为,善恶不同报,善终会换来善果。”
雍望舒亦扬起嘴角,点点头,她将手伸出:“灵偃仙宗,雍望舒。”
僧人没有伸手,而是双手合十,道了声阿弥陀佛:“无量禅院,法照。”
“法照?”雍望舒有些吃惊,她将手缩回来:“竟然是佛子?久仰久仰!”
说起佛子法照,在这片大陆上,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据说,几十年前,无量禅院得到佛的指引,说世间有活佛转世。
无量禅院寻找了三年才在一个村庄里,找到了他,为他取名为法照。
法照不负众望,自小便可背诵各种经书,五岁便可舌战群僧,对佛法的参悟超出同辈甚多,修为也像没有瓶颈一般向上窜。
法照本人,对于外人对他的赞叹总是神色淡然,他面对雍望舒的惊讶也波澜不惊:“原来是灵偃仙宗'三杰'之一的雍道友。”
若放别人那里,雍望舒高低能自豪一把,但在法照面前,让她只能摆摆手:“虚名,都是虚名。”
她下巴点向讲台那边:“台上这位是?”
法照随着她看去:“是贫僧的师傅。”
雍望舒了然,怪不得气场这么强,竟然是守心大师,据说守心大师离渡劫期就剩临门一脚了。
她起身拍了拍手,与法照传音:“祝顺利,就不打扰了,告辞。”
法照双手合十目送她离开。
雍望舒没打算在这里呆太久,她来度城完全是因为一口吃的。
昙华寺的素面闻名遐迩,免费又好吃的东西,是雍望舒绝对不会放过的。
她离开了人山人海的讲经之地,一路西行,从她身边经过的行人都面带笑容,这让她也受到了感染。
但这和谐的场景被一道稚嫩的声音打破:“姐姐救我!”
距离雍望舒十步之遥的地方,跑来一个孩子,这孩子破衣褴褛,头发脏乱不堪,皮肤黝黑。
在他身后跟着几个壮汉,他们有的手中拿着麻袋,有的拿着绳索,嘴里大喊:“小兔崽子!别跑!”
孩子瘦弱的双腿跑得飞快,他一把抓住雍望舒的衣角,脸上露出焦急与哀求的神色:“有人要抓我!姐姐,救救我!”
【注】
积石有玉,列松如翠。
郎艳独绝,世无其二。
取自宋·郭茂倩《白石郎曲》